首页 黄芩 正文

黄芩白术饮品用量-白术与黄芩配伍

黄芩 4

文章信息一览:

黄芩的用法及用量

其用法多样,煎汤内服或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黄芩的用量通常为3~9克,需注意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使用时应考虑个人体质,肺寒咳嗽、脾胃虚寒者及胎寒者慎用。黄芩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如治疗热邪炽盛的眼病、病毒性肝炎、肺炎等,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调整。

黄芩片的推荐用法用量是:口服,每次1至2片,每日3至4次。 黄芩片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主要归功于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元等成分。 黄芩片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关节炎症。 黄芩片对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对I型过敏反应的抑制效果显著。

黄芩白术饮品用量-白术与黄芩配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3~4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身体虚弱者慎服。【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贮藏】密封。【包装】铝塑泡罩包装;60片/盒。

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

黄连白术汤

黄连白术汤,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黄芩白术饮品用量-白术与黄芩配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籍中的黄连白术饮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黄连 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根。

黄连白术汤 食材:黄连(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旋覆花(炒,一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桂心(七钱),白茯苓(去皮,七钱),陈皮(去白,焙,七钱),桔梗(炒,七钱),地骨皮(一两二钱),桑白皮(一两半)。

连理汤组成:黄连(姜汁炒)八分,人参一钱半,白术(炒)一钱半,干姜(炮)一钱半,炙甘草五分。连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二。具有温中祛寒止泻,兼清郁热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寒兼有郁热之泄泻。症见大便泄泻,腹痛,呃逆,呕吐酸水,口疮,舌边红苔白,脉细数。

这些药材的熬制时间因药方不同而异。一般来说,柴胡、黄芩、黄连、白术、木香、桔梗、百合、麦冬、栀子、天冬和百部等药材需要熬制2-3小时,而龙胆则需要熬制1-2小时 。

白术加防风,白术汤,补气固表。白术加枳实,枳实丸或枳术丸,消补兼施,根据轻重程度决定白术用得多还是枳实、枳壳用得多。白术加肉桂,桂术汤,温中健脾。白术加黄连,术连丸,治疗吞酸嘈杂。白术加白芍,治疗腹痛泄泻,痛泻要方的组合。白术加黄芪可以安胎。 笔者经验:白术加苍术,治疗脾虚湿困。

黄芩汤黄芩汤∶药方(七)

1、【药物组成】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锉,炒)半两,白芍药(锉,炒)半两,黄耆(锉)1两,人参1两,山芋1两。【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剂主治】妊娠惊胎,胎动不安,时时转易。【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黄芩汤是一剂传统中药方,主要由黄芩(需去除黑色部分)半两,白术(切后炒制)半两,白芍药(切后炒制)半两,黄耆(切片)1两,人参1两,以及山芋1两组成。该方剂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籍《圣济总录》卷一五四,专门用于治疗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特定症状。

3、《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关于黄芩白术饮品用量,以及白术与黄芩配伍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