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芩 正文

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

黄芩 3

文章信息一览:

古代比较好的经方

1、《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

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4、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

5、仲景经方剂量研究概况仲景制方精妙,药简效宏,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其方剂药物用量,因时移物换,原貌不可得窥,是以争论颇大。剂量之多寡、比例之大小,与疗效息息相关,实有考证之必要。近年来有关经方剂量的研究报道不少,今据近十年有有关文献,勾勒其研究动态如下。

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伤寒论》、《金匮要略》.精方都是伤寒论里的。这种书卓越亚马逊,淘宝都有的。新华书店也有卖。

十二,葛根类方

方 名:葛根汤(发表之剂)总 结:发汗兼解肌 组 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二)葛根汤适用的疾病:鼻窦炎,根汤这个方,葛根这味药可以帮助上半身各种消炎的效果,麻黄又是一个发病邪的药,所以那种脸部比如感冒造成中耳有点痛,或者什么沙眼结膜炎,或者是凡是病毒引起的头部、上半身发炎。

葛根和绿豆,葛根绿豆汤可以解酒护肝,绿豆加水浸泡备用,葛根削皮后切成大块;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清水15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45分钟,加少量冰糖调味即可。

葛根汤经方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3枚,擘 方证 太阳病与阳明合病,头痛,发热,恶寒,脉浮有力,项背强紧。“项背强几几”是葛根汤证的特征性提示。

古典经方是什么

1、【人参汤】人参汤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 组成;人参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黄耆(锉)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各30克 人参汤-用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

2、通常的说法是:经方指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方剂,对证神效。但仲景方出自汤液经,故汤液经中的方剂也是经方。辅行诀中取汤液经中六十首方剂,故这六十首也是经方。又,中藏经中部分方剂据信也出自汤液经,故这部分方剂也属于经方。但也有说经方是定型的有效方剂。

3、所以说,《伤寒杂病论》集中了汉代以前经方的精华,后世称其为“经方之祖”,这一点也不过分,因为经过1800多年的临床验证,《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指导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书中所记载的经方的临床疗效也是实实在在的。

4、张仲景出生在南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由于家里面有大量的藏书,所以熏染了张仲景爱读书,尤其更喜欢一些医学古典的书,他读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时,觉得很神奇,励志要成为治病救人的人。张仲景不喜欢为官,他以为只有在民间才能救治更多的穷苦的病人。

5、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百合地黄汤 百合、地黄。 四逆散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 越鞠丸 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逍遥散 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下利与自利的区别是什么

下利清水.色纯青。出自《伤寒论》321条,原文是:“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下(自)利清水,色纯青,是指***排出的是青色水样便,从临床看,是肠道高位梗阻不通,以至下端的肠道排出的肠液不能参与消化吸收,只能排除体外。

【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解析】本条论述太阴虚寒下利的主症、病机及治则。【考点】太阴虚寒证与阳明中寒证的证治异同:太阴虚寒证与阳明中寒证均属中焦虚寒证。太阴虚寒,乃脾阳亏虚,寒湿内盛。

胡希恕 这里的丸药指的是巴豆剂,无论少阳阳明并病还是里实证,都不能用这种丸药,它是用来下寒实的。过经谵语,说明里面有热,用承气汤就对了。现在病人小便自利,大便当硬却反下利,脉调和,里面没有虚寒。谵语只是胃气不和,所以调胃承气汤就够了。

指粪便清稀如水样的腹泻表现[2]。《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少阴病由于燥实内结肠道,煎迫津液旁流外泄,故自利清水,不夹糟粕,且颜色青黑,并伴有心下痛、口干燥等症[1]。

在这里应当明确,下利清谷,即指下利而完谷不化,此种下利,必兼口渴,与太阴病的自利不渴者不同。因少阴病下焦阳气衰微,不能化气升津,同时下利较甚,津液亦随之外泄,所以少阴下利,每多口渴;若太阴下利,下焦阳气未受影响,且下利不如少阴之甚,所以太阴病的下利,口多不渴,这是两者的区别。

jt叔叔经方本草--笔记21(感冒入三阴脏)

1、太阴——足太阴脾经——消化能力会毁掉——拉肚子、吐,脉沉缓,或沉弱软。太阴脾经的标准汤是理中汤。

2、消炎药、退烧剂、打点滴、抗生素都属于下法,会让身体虚寒,邪气侵入更深的经脉,种下不好的病根。如果邪气入了厥阴,体质就会受到改变。【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3、肉桂树又叫“侵树”,所以就说桂枝里面有强烈的容平气能够把勾芒气分解掉,即驱风。 桂枝进入身体后,第一个联系的是人的 心脏 ,且大部分是走在 血分 的。因为它是树枝,所以它在人体作用到的点会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就会从心脏沿着动脉管逃出来。

4、风温:纯脱水的太阳外感的热感冒 -- 葛根汤 正温病:病毒+细菌蔓延,所以是一边感冒,一边发炎 -- 感冒药+清热凉血消炎药 “阳浮而阴弱”:风邪在卫分,还没有到营分,抵抗力在抵抗风邪的时候,就会造成营弱卫强。“阳浮者,热自发”:抵抗力跑到体表来抗邪,所以会生热,有发热现象。

5、尺脉比较慢的人,下焦血和津液不够,是荣气不足。若用麻黄汤发汗,就会阳虚。处理方法:补合谷泄复溜,或泄合谷补复溜。(一个发汗、一个止汗)一天到晚咽喉干,表示三阴不足。麻黄汤要津液、营血充足才能用。淋家,下焦湿热的人。发汗津液变少,本来的湿热会烧到发炎,过热产生膀胱病变。

6、邪气沿太阳经传到太阳腑,有两个可能:蓄水、蓄血。邪气与太阳腑气分纠结,太阳腑气化机能不好了,变成五苓散证。邪气传到膀胱,膀胱抗邪,产生热,让小肠血管的血干在哪里,产生蓄血证。病人排瘀成功了自己会下血,可能从小便或者大便喷出来,此人会好。其外不解者,先解外。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方剂加减汇总「经方加减与合秘」

伴多汗:合桂枝加附子汤 (9)伴关节疼痛:合桂枝加附子汤。 12当归四逆汤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 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是黄煌教授二十年来积累的经方现代应用研究的一些经验体会,也是作者常用的经方使用常规。本手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的处方。几首作者的经验方附录最后。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作者是黄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出版,主要讲述黄煌教授经方现代应用研究的一些经验体会和常用的经方使用常规。

黄煌先生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他的著作涵盖了中医领域的多个重要方面。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黄煌经方使用手册》,该书详细解析了经方的临床应用技巧,为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推荐的处方为:柴胡20g,黄芩 10g,姜半夏10g,生晒参5g,生甘草5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20g,桂枝15g,泽泻20g,干姜10g,红枣20g。以水800mL,煮取汤液400mL,分2~3次温服。药后避风,忌食冷物,如饮热水,让微微汗出,更佳。中国医生使用柴苓汤时大多用白术。

关于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及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歌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