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芩 正文

白虎汤证与黄连黄芩汤证(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黄芩 47

今天给大家分享白虎汤证与黄连黄芩汤证,其中也会对白虎汤证的治法是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中医之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指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3]。

白虎汤证与黄连黄芩汤证(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说,六经辨证是仲景学说的精髓,那是绝对不过分的。当然,所谓六经辨证,其实是张仲景所建立的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理论体系的一个载体。

那么,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呢?「太阳证」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什么是无形热盛?

1、若热势虽盛,但并无燥屎内结,即称为无形热盛;若热盛伤津,导致大肠燥热而燥屎内结,则称为有形热结。在无形热盛的各种证候中,根据其有无大汗出,亦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白虎汤证与黄连黄芩汤证(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黄连黄芩汤之所以被称为无形热盛,是因为其组方中使用了大量苦寒药,如黄连、黄芩等,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热邪,改善阳明温病引起的干呕、口苦等症状。所以黄连黄芩汤被认为是一种治疗无形热盛的有效方剂。

3、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于中焦,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失润,燥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

黄芩汤证与黄连汤证总结

【50】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证结果来讲是一个细菌性痢疾,只是得病的原因把它看作是邪气,感冒干扰。黄芩汤证肚子绞痛,热在肚子里头,关到尺之间的脉都比较鼓,鼓起来。食物中毒的脉是左右关都是尖尖的。

功能主治 清热化浊。治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4 黄连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组成】葛根15克甘草6克(炙)黄芩9克黄连9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表里两解,清热止利。

关于白虎汤证与黄连黄芩汤证,以及白虎汤证的治法是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