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芩 正文

黄芩六物汤-六物黄芩汤原方

黄芩 5

今天给大家分享黄芩六物汤,其中也会对六物黄芩汤原方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黄芩汤黄芩汤∶药方(二)

1、【来源】《伤寒杂病论》卷三。【异名】黄芩一物汤(《仁斋直指》卷十六)。【组成】黄芩12克【用法】咀。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次温饮150毫升。【功用】清热止血。【主治】鼻衄,吐血,下血,妇人漏下血不止。

2、黄芩汤,源自经典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卷三,其又名“黄芩一物汤”,据《仁斋直指》卷十六记载。该药方的主要成分极其简单,仅需黄芩一味,用量为12克。使用黄芩汤时,需要先将黄芩研磨成适合咀嚼的颗粒。随后,准备清水600毫升,将其煮沸,煮至水量减半,即煮取300毫升。

黄芩六物汤-六物黄芩汤原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4、黄芩汤主要成分是黄芩苷,大家用黄芩汤来清热解毒活血,并且黄芩汤还能够配搭山栀、橘梗、川芎、山参等做成的中药汤剂,对糖尿病也是有一定的解渴作用。黄芩汤有十分多的服食方式 ,对许多病症都是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黄芩汤是在我国的传统式中药汤剂,具备十分高的药用价值。

加味四物汤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方义

1、[常方]加味四物汤加减。[方义]方中以熟地滋肾补血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为臣药,白芍敛阴养血为 佐药,川芎行气活血为使药。四味药均属血分药,但在配伍中以补为主,以通为用,补血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配合得当,颇有法度。

黄芩六物汤-六物黄芩汤原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以泻胃火;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子、黄柏、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各1钱;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1钱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栀子,更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半黑,各8分;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3、A: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脱落60—80根头发,尤其当梳理或清洁头发时,常能见到许多掉发,这是因为已经处于休止期尚未脱落的头发由于梳理及清洁的牵拉促其脱落,不是病态。

4、【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方中蔓荆子、细辛、藁本、白芷辛温上行,祛风止痒,温通血脉;甘松香、零陵香、檀香气味芳香,使头发润泽;胡桃润泽头发;铧铁染发黑,诸药可以使头发润泽。 【应用功效】祛风益发。令发润泽不白。 香发 洗发腻垢方 【中药成份】莜叶、芝麻叶、皂角、泽兰各50克。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首先了解黄芩汤的内容:黄芩汤以黄芩为主,搭配其它中药材或肉类同煮。它有安胎的作用。孕妇平时多喝黄芩汤有助于保胎和补充身体营养。其次,它有清火去热的作用,常用于胸闷、燥热和口渴、不思饮食等症状。

黄芩汤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止血。它适用于多种出血症状,如鼻衄(鼻出血)、吐血、下血,以及妇人漏下血不止的情况。通过服用此方,患者可以期望看到止血和清热的效果。

此方剂主要针对妇人血气两虚的状况,特别适用于那些经期症状严重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经血颜色深如猪肝水,五心(手心、脚心、心、肝、脾)烦热,腰腹部疼痛,面色苍白,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等。使用方法是将这些药材一同煎煮,待药效充分溶解后,温热服用,以达到调养身体、缓解症状的目的。

遵医嘱适量饮用可以起到温中驱寒、利水利尿等功效,适量服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能够起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黄芩汤:黄芩汤是由黄芩、白芍、生甘草等中药材熬制而成,配方简单,口感较好,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止泻的功效,可以起到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

解热生津 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芩苷,此成分可以通过抑制下丘脑中的前列腺素和环腺苷酸升高而发挥解热作用,同时黄芪汤中富含水分,可生津止渴。

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一种名为虚石发的疾病,其特点是内部存在外来热邪,同时伴有胸中的不适,如痞块。外部则表现为风湿症状未解,肌肉紧绷疼痛。针对这些症状,黄芩汤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案。使用方法是将所有药物咀嚼后,用7升水煮沸豉3次,去除渣滓。然后将剩余的药材加入,继续煮至药液剩3升。

疳热流注的六物黄芩汤

1、治少小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之不化。黄芩大青甘草(炙)麦门冬(去心)石膏(碎。各半两)桂皮(三钱)上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2、【方一】黄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黄芩10克,栀子15克,桑白皮10克,麦冬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荆芥穗10克,连翘10克。【功效】疏风散邪,清热泻肺。【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黄芩汤证与黄连汤证总结

1、黄连汤的舌头,比较靠近舌根的地方是黄黄的舌苔。黄厚苔的呕吐症的患者也可以用到黄连汤。黄芩汤证还是小朋友年轻人得的多,大人感冒好像拉肚子直接变成寒证的比较多一点。

2、尽管黄连汤的病机与半夏泻心汤相近,但两者在症状侧重点和病性划分上有所区别。黄连汤侧重上焦心火的清热,而半夏泻心汤则热在上焦但不甚明显。因此,黄连汤在治疗上焦热盛和胃中寒饮的冲突时更为适用。黄芩汤和黄连汤之间的区别在于病位的上下焦寒热错杂,前者属于少阳病,后者则归类于厥阴病。

3、【别名】葛根黄连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4、【黄连汤】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术湿热减。

关于黄芩六物汤和六物黄芩汤原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六物黄芩汤原方、黄芩六物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扫码二维码